农林科技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制度建设  师资队伍  专业设置  教学工作  学生管理  校友风采  实验实训  党团工作  技术服务  资料下载  学院首页 
教学工作
 教学机构 
 教学管理 
 前沿动态 
前沿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前沿动态>正文
陕西省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国际合作基地获批组建
2015-04-10 14:50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发布日期:2015-03-26 作者:张琳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张小莺教授领导的新兽药与动物药学研究团队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国际合作基地”称号,是该校首次获批该类省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我省在新兽药研发方向的重要专业平台。

此次获批的“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研究国际合作基地”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新兽药团队与德国柏林(洪堡、自由)大学夏洛特医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国王学院、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印度巴拉蒂尔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孵化产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拥有一支新兽药研发领域的高级人才队伍,留德归国学者张小莺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由海外引进人才、教育部海外名师团队、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国内外青年学者和海外专家等组成。基地瞄准我国兽药使用中致病微生物不断变异、耐药微生物不断产生、抗生素滥用、药物残留严重等问题,以“抗体技术、抗生素替代和兽用新剂型”为研究特色,致力于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的研发。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规模化制备检测用抗原、抗体及新型兽用疫苗;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针对我国流行动物疫病、动物食品兽药残留和违禁添加剂,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多渠道开展抗生素替代研究:筛选制备可中和病原菌或毒素的抗体、抗菌肽以及配套高表达菌株、天然抑菌杀菌物质、抗菌纳米药物;从结构生物学角度,深入研究开展抗体机理和药物构效研究。

新兽药与动物药学研究团队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突出。该基地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管理制度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运行机制,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完善创新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先后与德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分别构建中德抗体药物与检测试剂研发、中德植物药研发、中加兽药作用机理研发和中英抗体药物结构解析平台。基地先后承担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高端外专项目、外专局、陕西省及校国际合作项目、CSC、DAAD、DFG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制备了针对多种药物残留及违禁物,以及针对动物疫病相关抗原、抗体的检测试剂盒,成功研发了治疗动物耐药性腹泻的抗体与抗菌肽等生物制品、纳米制剂及新型兽用疫苗,筛选了活性优良的天然抗菌产物,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禽产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抗生素替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基地在强调引进国际先进科技创新体系(如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与高端人才培养等),带动本领域和本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也重视适时走出去。结合国家丝绸之路一带一线战略,该团队已面向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开展了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技输出等方面的国际交流,积极拓展和辐射了我省在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影响力。

动物药学与新兽药研发团队是动物医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团队之一,主要开展兽用检测诊断试剂、抗体药物、纳米药物、抗生素替代和部分新型兽用疫苗为重点的药学研究。目前,该团队拥有陕西省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研究国际合作基地、教育部海外名师团队和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陕西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平台,团队拥有4位教授(张小莺、欧阳五庆、李引乾、李新平)和多位青年学者。该团队累计发表SCI论文近百篇,申报专利200多项。表明该团队在兽药研究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对产学研结合用于新兽药研发理念的高度重视。基地将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模式,实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攻克兽药发展难题,极大改进我省乃至我国在兽药领域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现状,大力推动我省与德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著名高校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促进相关领域造就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力量,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

该国际合作基地的成功获批,将极大地促进我省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研发同国际科研水平的接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发展,以科研服务于生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我省及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与新兽药发展跻身领先水平。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农林科技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