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针,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全过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广、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适应21世纪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培养规格
 
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素质。热爱劳动,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自主创业的精神。
 
2.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能适应职业潜能开发、转岗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具备本专业应职岗位(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职业(岗位)技能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
 
3.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达到国家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
 
4.具有从事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具有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的能力,发挥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1、掌握畜禽等动物养殖技能。
 
2、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技能。
 
3、掌握畜禽产品加工与检疫技能。
 
4、具备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三)、毕业要求
 
1、毕业生必须取得本专业普通中专毕业证书;
 
2、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3、鼓励取得全国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三、主要课程设置
 
1、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动物解剖
 
讲授畜禽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相互位置组织构造、生理功能及体表标志。对比讲授经济动物的解剖特点及各器官系统正常生理活动及生理活动的调节。
 
3、动物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结构。
 
4、畜牧概论
 
讲授牛、羊、猪、禽的品种、饲养管理原则、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生产常用的基本技术。
 
5、动物微生物学
 
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等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基础知识和免疫反应等基础知识及在预防医学上的应用。主要病原体的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验技术,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6、家畜环境卫生学
 
讲授湿、热、光等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以及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并制定有利于动物健康和发挥生产力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7、兽医临床诊断
 
讲授基础病理学概念,基本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尸体剖检技术,药理学基本知识,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调剂的基本技能。
 
8、兽医药理学
 
通过学习,掌握药物作用的一般机理和药物的代谢作用。
 
9、兽医病理学
 
掌握动物病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并能根据病理变化,做出疾病的诊断
 
10、动物寄生虫病学
 
讲授畜禽寄生虫病发生规律,常见寄生病病原体的形态,生活史,寄生虫病的症状。掌握其诊断和防治技术。
 
11、动物传染病学
 
讲授畜禽传染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掌握其诊断和防制技术。
 
12、中兽医学
 
讲授中兽医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常用中草药及方剂、针灸等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畜禽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和中药防治措施。
 
13、家畜内科学
 
掌握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并进行施药和常规的治疗方法。
 
14、家畜外科与产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物外科消毒方法及常用手术的操作,掌握产科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5、养鸡、养猪、牛、羊
 
学习掌握其饲养、管理等技术。
 
四、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必须紧扣培养目标和岗位综合能力,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敬业勤业教育。
 
理论教学侧重于应用实用,在教学上强调启发式、注重直观性,注意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想象、推理、归纳等能力。
 
实践教学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场院进行,主要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操作,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毕业生产实习(15周)
 
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在畜禽养殖场以养殖工人或技术员的身份顶岗劳动。通过顶岗实习,熟悉畜禽各生产环节,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等;掌握岗位技能,能独立进行生产和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劳动纪律,敬业精神,培养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2、军训与劳动
 
军训安排在第1学期入学正式上课前集中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生产劳动课主要是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和专业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纪律观念以及对畜禽饲养的感性认识,形成尊重他人劳动、劳动光荣的意识和品德。
 
五、成绩考核
 
该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所列的课程除少数外均需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分别评定成绩。理论成绩按百分制评分,实践技能按四级评,两项成绩之一不及格者视为该课程不及格。每学期所开的课程一般均要进行考试,但可视具体情况确定少数课程为考查课。教学实习也要评定成绩,并计入相应课程的实践技能成绩。每学期的生产课也按四级评分。以上各项考试不及格者应予补考,补考不及格者视本课程不及格。
 
毕业生产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总结和专题报告(论文、 毕业设计等)各一份。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应作全面鉴定。专题报告可安排交流、讨论、答辩。鉴定侧重于学生的工作态度,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凡鉴定或专题报告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毕业考试科目有畜牧概论,传染病,内科,饲养学。其成绩包括上述三门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考试范围包括每门课的全学程内容,其中任何一门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评定,毕业时进行德、智、 体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
 
六、实践课
 
军训及入学、毕业教育共3周。
 
教学实习8周,共276学时。
 
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15周,共450学时。
 
生产劳动3周,共90学时。
 
七、活动课 
 
活动课程是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的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以社团活动为主。
 
 
 
 
 
 
 
 
 
 
 
 
 
附件一
 
 
  
   
   | 教学进程计划 | 
 
   
   | 序
 号
 | 课 程 | 学期分配 | 学时分配 | 学 期 | 
 
   
   | 考试
 | 考查
 | 总学
 时  | 讲 授  | 实验实习
 | 学时分配(周) | 
 
   
   | 1(14.5) | 2(16) | 3(17) | 4(12.5) | 5 | 6 | 
 
   
   | 1 | 体育 |  | 12 34 | 120 | 40 | 80 | 2 | 2 | 2 | 2 | 生产
 实
 习
 | 
 
   
   | 2 | 计算机 |  | 1 | 28 | 12 | 16 | 2 |  |  |  | 
 
   
   | 3 | 动物解剖生理 | 1 |  | 86 | 56 | 30 | 6 |  |  |  | 
 
   
   | 4 | 动物生物化学 | 1 |  | 68 | 56 | 12 | 4 |  |  |  | 
 
   
   | 5 | 动物微生物 | 1 |  | 74 | 56 | 18 | 4 |  |  |  | 
 
   
   | 6 | 畜禽繁育与改良 | 1 |  | 74 | 56 | 18 | 4 |  |  |  | 
 
   
   | 7 | 家畜环境卫生学 |  | 1 | 46 | 28 | 18 | 2 |  |  |  | 
 
   
   | 8 | 职业生涯规划 |  | 1 | 28 | 28 |  | 2 |  |  |  | 
 
   
   | 9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2 |  | 64 | 64 |  |  | 4 |  |  | 
 
   
   | 10 | 动物病理学 |  | 2 | 64 | 64 |  |  | 4 |  |  | 
 
   
   | 11 | 动物药理学 | 2 |  | 64 | 64 |  |  | 4 |  |  | 
 
   
   | 12 |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 2 |  | 68 | 50 | 18 |  | 4 |  |  | 
 
   
   | 13 | 养猪学 | 2 |  | 68 | 50 | 18 |  | 4 |  |  | 
 
   
   | 14 | 宠物美容护理 |  | 2 | 68 | 56 | 12 |  | 4 |  |  | 
 
   
   | 15 | 家畜内科学 | 3 |  | 68 | 50 | 18 |  |  | 4 |  | 
 
   
   | 16 | 中兽医学 | 3 |  | 68 | 68 |  |  |  | 4 |  | 
 
   
   | 17 | 经济动物饲养 | 3 |  | 68 | 56 | 12 |  |  | 4 |  | 
 
   
   | 18 | 宠物驯养 |  | 3 | 68 | 56 | 12 |  |  | 4 |  | 
 
   
   | 19 | 养禽学 | 3 |  | 68 | 50 | 18 |  |  | 4 |  | 
 
   
   | 20 | 配合饲料学 |  | 3 | 68 | 68 |  |  |  | 4 |  | 
 
   
   | 21 | 家畜传染病学 | 4 |  | 50 | 32 | 18 |  |  |  | 4 | 
 
   
   | 22 | 家畜外科、产科学 | 4 |  | 50 | 32 | 18 |  |  |  | 4 | 
 
   
   | 23 | 家畜寄生虫学 | 4 |  | 50 | 32 | 18 |  |  |  | 4 | 
 
   
   | 24 | 牛羊生产 | 4 |  | 50 | 50 |  |  |  |  | 4 | 
 
   
   | 25 |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  | 4 | 50 | 32 | 18 |  |  |  | 2 | 
 
   
   | 26 | 饲料营销 |  | 4 | 50 | 50 |  |  |  |  | 4 | 
 
   
   | 27 | 应用文写作 |  | 4 | 24 | 24 |  |  |  |  | 2 | 
 
   
   | 合计 | 16 | 11 | 1652 | 1280 | 372 | 26 | 26 | 26 | 26 |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  |  |  |  | 8 | 7 | 7 | 8 | 
 
 
附件二
 
 
  
   
   | 教学周时间安排 | 
 
   
   | 学期 | 集中教育 | 理论教学 | 实践与实习 | 机动 | 寒暑假 | 合计 | 
 
   
   |  | 毕业与入学教育
 | 军训 | 理论课 | 考试 | 教学实习
 | 毕业实习
 | 生产劳动
 |  |  |  | 
 
   
   | 1 | 1 | 1 | 14.5 | 1 | 3 |  | 0.5 | 1 | 4 | 26 | 
 
   
   | 2 |  |  | 16 | 1 | 0.5 |  | 0.5 | 1 | 7 | 26 | 
 
   
   | 3 |  |  | 17 | 1 | 1.5 |  | 0.5 | 1 | 4 | 26 | 
 
   
   | 4 | 1 |  | 12.5 | 1 | 3 |  | 0.5 | 1 | 7 | 26 | 
 
   
   | 合计 | 2 | 1 | 60 | 4 | 8 |  | 2 | 4 | 22 | 104 | 
 
 
附件三
 
 
  
   
   | 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 
 
   
   | 课程 | 学期 | 天数 | 毕业实习学期 | 
 
   
   | 家畜解剖生理 | 1 | 5 | 5—6 | 
 
   
   | 动物生物化学 | 1 | 2 | 
 
   
   | 动物微生物学 | 1 | 3 | 
 
   
   | 家畜饲养 | 1 | 3 | 
 
   
   | 家畜环境卫生学 | 1 | 3 | 
 
   
   |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 2 | 3 | 
 
   
   | 养猪学 | 2 | 3 | 
 
   
   | 宠物美容护理 | 2 | 2 | 
 
   
   | 家畜内科学 | 3 | 3 | 
 
   
   | 经济动物饲养 | 3 | 2 | 
 
   
   | 养禽学 | 3 | 3 | 
 
   
   | 宠物驯养 | 3 | 2 | 
 
   
   | 家畜外科、产科学 | 4 | 3 | 
 
   
   | 家畜寄生虫学 | 4 | 3 | 
 
   
   | 家畜传染病学 | 4 | 3 | 
 
   
   |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 4 | 3 | 
 
   
   | 饲料营销 | 4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