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类别:轻工纺织食品类 专业代码:610305)
 
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全面的组织生产和管理能力,掌握食品加工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加工、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服务于生产一线的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本行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对不断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 知识结构
 
(1)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英语和计算机知识。
 
(2)社会生活知识:热爱生活,具有法律法规观念,掌握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常识。
 
(3)专业知识: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粮食、果蔬、饮料加工基本知识;食品发酵及加工知识;掌握食品贮藏和保鲜知识;掌握食品营养与安全基本知识;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
 
3. 能力结构
 
(1)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具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合作与竞争,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流、表达能力。
 
(3)专业能力:具有食品成分分析、检测、质量控制的能力;掌握粮食、果蔬、饮料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农副产品贮藏、保鲜的方法和技术;具有食品生产管理和销售技能;具有食品工业自动化应用管理能力。
 
三、职业与岗位分析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食品加工、食品销售和食品质量检测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初始岗位:原料采购岗、生产技术岗、品质控制岗等。
 
发展岗位:生产车间主任、食品工程师等。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表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 初始 岗 位 | 原料采购岗 | ①编制原料采购计划; ②评估采购原料的等级; ③成本估算; ④实施采购方案。 | ①商务谈判能力; ②市场调研能力; 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评估原料质量的能力。 | 
 
    
    | 生产技术岗 | ①仪器设备的使用; ②完成岗位生产任务; ③保养和维护本岗位所用的仪器设备; ④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 | ①常规化学分析能力; ②生产设备的操作能力; ③仪器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 ④技术改进和创新能力; ⑤产品质量等级的检测能力; | 
 
    
    | 品质控制岗 | ①原料检验; ②成品检验; ③生产现场及半成品的管理。 | ①常规食品理化分析能力; ②熟悉ISO/HACCP/GMP管理体系; ③较强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 ④熟悉质量检测的基本流程; ⑤较好的仪器设备维护能力。 | 
 
    
    | 发 展 岗 位 | 技术主管、车间主任、工程师岗 | ①生产的协调、组织执行; ②编制整个车间的生产任务; ③组织产品工艺和标准的实施; ④生产工艺优化; ④基层管理。 | ①专业外语阅读能力; ②查阅资料能力; ③工艺衡算能力; ④创新能力; ⑤团队合作能力; ⑥人际交往能力; ⑦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⑧管理能力。 | 
  
 
  
四、职业资格证书
 
(一)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
 
 
  
   
   | 序号 | 证书名称 | 考核鉴定部门 | 等级 | 颁发单位 | 
 
   
   | 1 | 食品检测工 | 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 中级 | 国家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 | 
 
   
   | 2 | 乳品检测工 | 中级 | 
 
   
   | 3 | 食用菌生产工 | 中级 | 
 
   
   | 4 | 公共营养师 | 三级 | 
 
   
   | 5 | 食品安全师 | 初级 | 
 
   
   | 说明: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以上专业技能证书中的至少一项。 | 
 
 
 
 
(二)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 序号 | 证书名称 | 对应课程名称 | 等级 | 颁发单位 | 
 
   
   | 1 |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一级 | 国家考试中心 | 
 
   
   | 2 |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 大学英语 | B级 | 国家考试中心 | 
 
   
   | 说明: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以上两项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构建说明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专业调研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分析,确定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范围及典型的工作任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基于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开发,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基准,力求“科学、合理”,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强化技能”为出发点,确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教学手段方法及其它教学活动,对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引领的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根据本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实施操作技能规范化训练和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具体专业课程体系构架见图1(下页)。
 
(二)主要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建议
 
表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主干课程及教学安排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建议学时 | 建议开设学期 | 备注 | 
 
   
   | 1 | 分析化学(含实验实训) | 70 | 1 | 核心课程 | 
 
   
   | 2 | 食品微生物(含实验实训) | 86 | 1 | 核心课程 | 
 
   
   | 3 | 食品生物化学(含实验实训) | 76 | 2 |  | 
 
   
   | 4 | 采后生理(含实验实训) | 76 | 3 |  | 
 
   
   | 5 | 食品生物技术(含实验实训) | 178 | 3、4 |  | 
 
   
   | 6 | 食品加工技术(含实验实训) | 182 | 2、3 | 核心课程 | 
 
   
   | 7 |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含实验实训) | 90 | 4 |  | 
 
   
   | 8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76 | 2 | 核心课程 | 
 
   
   | 9 |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60 | 4 | 核心课程 | 
 
   
   | 10 | 食品检验 | 78 | 4 | 核心课程 |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 分析化学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常规操作,并能进行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常用的化学滴定法的基本理论与操作,包括:定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学会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方法。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以课内讲授为主,配合实验实训。
 
 
 
图1 基于典型食品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架构
 
 
 
 
 
  
   
   |  
     食品生物化学 采后生理 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包装 食品贮藏与保鲜 食品添加剂 | 
 
 
 
 
 
  
   
   |  
     
 食品微生物 食品营养与卫生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仪器分析 食品检验 分析化学 食品生物技术 
 | 
 
 
 
 
 
 
 
 
 
 
 
 
 
 
 
 
 
 
 
 
 
 
 
 
 
 
 
 
 
 
 
2. 食品微生物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及解决与食品微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微生物引起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引起腐败变质的环境因素,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
 
3. 食品加工技术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各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原理。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食品加工原理和食品加工或制造过程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对它们的品质规格要求、性质和加工中的变化能充分把握,正确地制定工艺路线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以课内讲授为主,配合实验实训。
 
4. 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营养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学会不同人群的食谱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食品的营养价值与科学的食品加工、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等理论知识和编制色谱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以课内讲授为主,配合实验实训。
 
5.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管体系、支持体系及过程控制体系等,如GAP、GMP、SSOP、HACCP和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以课内讲授为主,配合校外实训。
 
6. 食品检验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原料和成品的理化检测理论和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和食品添加剂等的常用分析方法。
 
教学方式:建议采取以课内讲授为主,配合实验实训。
 
六、教学附表
 
(一)全学程时间分配表(附表1)
 
(二)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附表2)
 
(三)教学学时比例表(附表3)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表(附表4)
 
七、毕业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方可毕业。
 
附表1全学程时间分配表单位: 周
 
 
  
   
   | 年级 | 学期 | 理论 教学 | 实 践 教 学 | 考试 | 机动 | 学期 总周数 | 
 
   
   | 入学教育 军事训练 | 教学 见习 | 顶岗 实习 | 毕业 教育 | 
 
   
   | 一 | 1 | 13.5 | 2 | 2.5 |  |  | 1 |  | 19 | 
 
   
   | 2 | 15.5 |  | 2.5 |  |  | 1 | 1 | 20 | 
 
   
   | 二 | 3 | 14.5 |  | 3.5 |  |  | 1 | 1 | 20 | 
 
   
   | 4 | 14.5 |  | 3.5 |  |  | 1 | 1 | 20 | 
 
   
   | 三 | 5 |  |  |  | 20 |  |  |  | 20 | 
 
   
   | 6 |  |  |  | 20 | 1 | 1 |  | 22 | 
 
   
   | 总 计 | 58 | 2 | 12 | 40 | 1 | 5 | 3 | 121 | 
 
 
附表2
 
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单位: 周
 
 
  
   
   | 序号 | 项 目 | 主要内容及要求 | 地点 | 实施学期 | 学时 | 
 
   
   | 1 | 入学教育、军训 | 专业概论和军事基本理论、队列、体能 | 院内 | 1 | 60 | 
 
   
   | 2 | 认知见习 | 了解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 合作单位 | 1 | 20 | 
 
   
   | 3 | 基础化学 | 了解有机和无机化学操作 | 院内 | 1 | 18 | 
 
   
   | 4 | 大学物理 | 掌握基本物理理论知识 | 院内 | 1 | 8 | 
 
   
   | 5 | 分析化学 | 掌握化学分析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 院内 | 1 | 30 | 
 
   
   | 6 | 机械制图与识图 | 掌握食品机械的图纸设计技能 | 院内 | 1 | 8 | 
 
   
   | 7 | 采后生理 | 具有果蔬采后处理相关技能 | 院内 | 3 | 22 | 
 
   
   | 8 | 食品微生物 | 掌握食品有关微生物特点及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 院内 | 1 | 30 | 
 
   
   | 9 | 食品生物化学 | 掌握食品相关的生物类化学理论和检测技能 | 院内、合作单位 | 2 | 28 | 
 
   
   | 10 | 食品生物技术 | 了解食品生物技术手段的操作步骤 | 院内 | 3、4 | 78 | 
 
   
   | 11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了解食品生产相关的机械设备 | 院内 | 2 | 26 | 
 
   
   | 12 | 食品加工技术 | 掌握各类食品的加工理论与技术 | 院内、合作单位 | 2、3 | 82 | 
 
   
   | 13 |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 | 掌握食品贮藏与保鲜的基本技术 | 院内 | 4 | 40 | 
 
   
   | 14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操作规范 | 院内 | 2 | 26 | 
 
   
   | 15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 | 熟悉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操作 | 院内 | 4 | 24 | 
 
   
   | 16 |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了解食品行业的各种质量标准体系 | 院内、合作单位 | 4 | 10 | 
 
   
   | 17 | 仪器分析 | 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理论与操作技能 | 院内、合作单位 | 3 | 20 | 
 
   
   | 18 | 食品检验 | 熟悉食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 院内 | 4 | 24 | 
 
   
   | 19 | 应用文写作 | 了解常用应用文写作格式与方法 | 院内 | 3 | 4 | 
 
   
   | 20 | 食品营销实务 | 了解食品营销的相关理论与技巧 | 院内、合作单位 | 4 | 12 | 
 
   
   | 21 | 食品包装技术 | 了解食品常用的包装方法 | 院内、合作单位 | 3 | 6 | 
 
   
   | 22 | 演讲与口才 | 了解大学生演讲技巧及锻炼口才的方法 | 院内、合作单位 | 3 | 6 | 
 
   
   | 23 | 食品添加剂 | 了解常用食品添加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 院内 | 2 | 4 | 
 
   
   | 24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 掌握现代化加工机械的操作技能 | 院内、合作单位 | 4 | 10 | 
 
   
   | 25 | 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 |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工作能力 | 合作单位 | 5、6 | 1200 | 
 
   
   | 26 | 毕业教育 | 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及离校就业程序等 | 院内 | 6 | 30 | 
 
 
表3教学学时比例表
 
 
  
   
    
    | 教学内容 | 课程类别 | 学时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践 | 
 
    
    | 课内教学 | 公共必修课 | 748 | 446 | 302 | 
 
    
    | 专业基础课 | 410 | 266 | 144 | 
 
    
    | 专业课 | 876 | 546 | 330 | 
 
    
    | 选修课 | 212 | 170 | 42 | 
 
    
    | 综合实训 | 1200 | —— | 1200 | 
 
    
    | 总学时 | 3446 | 1428 | 2018 | 
 
    
    | 占总学时比例 | 100% | 41.4% | 58.6% | 
  
 
  
附表4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 序号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分配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考核 学期 | 
 
    
    | 总学时 | 理 论 | 实 践 | 1 | 2 | 3 | 4 | 5 | 6 | 
 
    
    | 13.5 | 15.5 | 14.5 | 14.5 | 20 | 22 | 
 
    
    | 1 | 公 共 必 修 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38 | 16 | 3 |  |  |  |  |  | 1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60 | 12 |  | 4* |  |  |  |  | 2 |  | 
 
    
    | 3 | 形势与政策 | 16 | 16 |  | 讲座 |  |  | 
 
    
    | 4 | 大学英语 | 168 | 132 | 36 | 4* | 2* | 2 | 2 |  |  | 12 | 34 | 
 
    
    | 5 | 大学体育 | 144 | 10 | 134 | 2 | 2 | 2 | 2 |  |  | 12 | 34 | 
 
    
    | 6 | 军事理论 | 96 | 36 | 60 | 1 | 1 |  |  |  |  | 12 |  | 
 
    
    | 7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36 | 28 | 8 | 1/ | 1/ | 1/ | 1/ |  |  | 12 | 34 | 
 
    
    | 8 | 大学语文 | 72 | 72 |  | 2 | 2 |  |  |  |  | 12 |  | 
 
    
    | 9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72 | 36 | 36 | 4 |  |  |  |  |  | 1 |  | 
 
    
    | 10 | 公共艺术课 | 18 | 18 |  | 讲座 | 2 |  | 
 
    
    | 11 | 专 业 基 础 课 | 基础化学 | 46 | 28 | 18 | 2* |  |  |  |  |  | 1 |  | 
 
    
    | 12 | 大学物理 | 28 | 20 | 8 | 2 |  |  |  |  |  | 1 |  | 
 
    
    | 13 | 分析化学★ | 70 | 40 | 30 | 4* |  |  |  |  |  | 1 |  | 
 
    
    | 14 | 机械制图与识图 | 28 | 20 | 8 | 2 |  |  |  |  |  | 1 |  | 
 
    
    | 15 | 食品微生物★ | 86 | 56 | 30 | 4* |  |  |  |  |  | 1 |  | 
 
    
    | 16 | 食品生物化学 | 76 | 48 | 28 |  | 4 |  |  |  |  | 2 |  | 
 
    
    | 17 | 采后生理 | 76 | 54 | 22 |  |  | 4* |  |  |  | 3 |  | 
 
    
    | 18 | 专 业 课 | 食品生物技术 | 178 | 100 | 78 |  |  | 4* | 4* |  |  | 3、4 |  | 
 
    
    | 19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76 | 50 | 26 |  | 4 |  |  |  |  | 2 |  | 
 
    
    | 20 | 食品加工技术★ | 182 | 100 | 82 |  | 4* | 4* |  |  |  | 2、3 |  | 
 
    
    | 21 |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 | 90 | 50 | 40 |  |  |  | 4* |  |  | 4 |  | 
 
    
    | 22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76 | 50 | 26 |  | 4* |  |  |  |  | 2 |  | 
 
    
    | 23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 | 78 | 54 | 24 |  |  |  | 4 |  |  | 4 |  | 
 
    
    | 24 |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60 | 50 | 10 |  |  |  | 4* |  |  | 4 |  | 
 
    
    | 25 | 仪器分析 | 58 | 38 | 20 |  |  | 4 |  |  |  | 3 |  | 
 
    
    | 26 | 食品检验★ | 78 | 54 | 24 |  |  |  | 4 |  |  | 4 |  | 
 
    
    | 27 | 选 修 课 | 应用文写作 | 30 | 26 | 4 |  |  | 2 |  |  |  | 3 |  | 
 
    
    | 28 | 食品营销实务 | 60 | 48 | 12 |  |  |  | 4 |  |  | 4 |  | 
 
    
    | 29 | 食品包装技术 | 30 | 24 | 6 |  |  | 2 |  |  |  | 3 |  | 
 
    
    | 30 | 演讲与口才 | 32 | 26 | 6 |  |  | 2 |  |  |  | 3 |  | 
 
    
    | 31 | 食品添加剂 | 30 | 26 | 4 |  | 2 |  |  |  |  | 2 |  | 
 
    
    | 32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 30 | 20 | 10 |  |  |  | 2 |  |  | 4 |  | 
 
    
    | 总学时数及周学时数 | 2246 | 1428 | 818 | 30 | 29 | 26 | 30 |  |  |  |  |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  |  | 11 | 10 | 9 | 9 |  |  |  |  | 
 
    
    | 备注:★表示核心课;*表示本学期为考试课;没有标识的均为考查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