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内新闻   >   正文

“奋斗者 正青春”系列报道(五)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5-24

刘波:默默耕耘三尺讲台,矢志不渝科教兴农

20年前,我与植物保护专业结缘,成为大农人;10年前,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我来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是,农业、教学和科研便成为我的人生标签,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对农业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李大钊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农类专业的大学生,更是中国农业的未来。无论出自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是对农业未来的期待,都要求我严肃对待教学。于是,我积极备课,认真制定授课计划。上课时,我尽量深入浅出,多讲实例,力求学生们都听懂学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上经常用袁隆平院士和成功的农业实践者的例子教育学生,用国家“三农”政策激励学生,促使学生爱农、学农,将来投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往往是枯燥的,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真切的认识,我的经验是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除了学校教学任务,我还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到临渭区、大荔县、澄城县等地现场为农民朋友讲授病虫害防治知识;2017年—2018年为渭南市临渭区和大荔县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的2000多名学员讲授《植物保护基础知识》,鼓励他们少销售甚至不销售高毒农药,为保护环境和改善食品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渭南“一带一路”对非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中,来自几内亚的留学生母语是法语,为了克服语言关,我们聘请了专业翻译,并请他们帮忙翻译了课件,还应用了翻译软件,同时配合部分英语,多措并举,最终圆满完成了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作十余年,我一直没有放弃科研工作。入校伊始,我便参与到我校食品检测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中,见证了它的从无到有,更为它的正常运营而感到欣喜。后来参与果业研究院种质资源圃和基地建设。近些年,响应政府和学校号召,贴近本地产业,针对猕猴桃、冬枣等渭南市优势果蔬,走访企业和农户,了解需求,并积极申请省市级课题,开展应用型研究,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储蓄力量。

中华民族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处在提质增效的档口,作为农业领域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农民解决困难,为农村储备力量,为农业培养人才,我责无旁贷!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邮编:714026